中工网评论员 张雪
扬子江上,宽阔的江面在阳光下泛起粼粼波光,货轮的汽笛声随着江风越飘越远;江岸两侧林园相映、锦带相连,滨江而建的扬子江生态公园有栩栩如生的江豚雕像、可以尽览江景的“好望角”、绿意盎然的开阔草坪——昔日,这里是厂棚林立、机器轰鸣的工业码头,如今已然变成了城市滨江生态岸线……
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,正是江苏近年来推进治水兴邦、守护河海安澜的一个缩影。
近日,2025“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”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走进江苏,探寻江苏十三个设区市“依水而生、缘水而兴、因水而美”的地理底色与精神根脉,激励广大青年从“水文化”中汲取智慧与力量,书写治水报国、挺膺担当的青春华章。
水兴则邦兴,水安则民安。从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治水思路的提出,到国家“江河战略”的确立,再到《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》的印发,多年来,党和国家从全局高度寻求治理之道,为江河湖泊保护治理指明了前进方向,推动我国江河湖泊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改变。不难发现,神州大地上越来越多的江河湖泊水流活起来、水质好起来、风光美起来——看得见的变化带来了水域生态的健康,也带来了人居环境的改善,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不断增强。
江苏是我国大江、大海、大河、大湖、大运河皆备的唯一省份,水是江苏最丰裕的自然禀赋、最灵动的生态要素和最鲜明的文化符号。近年来,为做好水环境、水生态的保护与治理,江苏积极探索、大胆实践,“以水为笔”擘画出一幅人水和谐的壮丽画卷——通过退圩还湖、退渔禁养、生态清淤及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试点,长荡湖实现了由生产型湖泊向生态型湖泊的蝶变;通过生态护砌、巧建龙鳞坝等创新设计,泰州九龙河不仅河道水更清、岸更绿,更成为一条蜿蜒的风景线,成为人们亲近自然、享受水岸生活的生态廊道。诸多创新性、开创性的举措,不仅筑牢了水安全防线、提升了水环境品质,也让“水韵江苏”化为可感可触的宜居现实,成为江苏一张融合生态之美与人文魅力的亮丽名片。
大江奔流,青春激荡。在江苏治水兴水背后,是无数青年拼搏奋斗。在古运河畔的瞿秋白纪念馆,青年人通过“重走秋白上学路”“寻根孟河”等实景思政课,传承红色基因;在百年学府河海大学,一批批学子投身祖国水利事业,成就“哪里有水,哪里就有河海人”的佳话;在常泰长江大桥,青年建设者与江风为伴,用青春与匠心书写“大国桥梁”的传奇……他们让千年水脉焕发新生,让水利事业薪火相传,共同书写着治水兴邦的青春答卷。
青春与时代交相辉映,奋斗与梦想同频共振。从千年水脉的文化积淀到新时代“江河战略”的宏伟蓝图,从革命先辈的初心足迹到当代青年的治水实践,一幅人水和谐、青春报国的壮丽画卷正在江苏大地徐徐展开。未来,“水韵江苏”的青春故事还将继续,新时代的青春华章会更优美动人。
胜亿配资-胜亿配资官网-十大配资平台-配资炒股平台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