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两天介绍了李慎明与张顺洪两人合著的《谁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?——兼论国共两党抗战中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》。本文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,其中还提到了外蒙古独立的问题。
在对于外蒙古独立的问题上,李慎明与张顺洪的说法,我认为过于简单,以至于读者很难从中获取真实的历史。我不知道这两位作者是故意如此,还是不知道真实的历史,如果善意地揣摩,那就后者吧。
如果是后者,那么从马克思唯物历史主义的角度来说,我觉得有必要对李慎明与张顺洪的说法给予必要的补充,以让读者对外蒙古独立问题有一个客观、正确、全面的了解。我认为,这是对历史的尊重。
对于外蒙古独立,李慎明与张顺洪两位作者主要有两个说法,其实就是两句话:
第一句,“外蒙古的独立是国民党蒋介石腐败无能的直接后果”;
第二句,“斯大林精心策划外蒙古独立”。
围绕这两句话,李慎明与张顺洪两位作者分别写了很多内容,都是阐述。
很明显,仅仅这两句话,是不可能说清楚外蒙古独立问题的,外蒙古独立相当复杂,谈这个问题,首先时间起点至少要追溯到清末,甚至要追溯到元末明初时,而不能从二战末期时说。
朱元璋建立的明朝,只是推翻了元朝在中原地区的统治,并没有消灭元政权,元朝退回到北部继续存在,历史上称为北元。虽然后来蒙古分裂成各部,但是明朝并没有实际控制蒙古,有一个蒙古部落还传承着元朝的政权。
后来,努尔哈赤建立后金,打败蒙古一些部落,后来皇太极击败蒙古最后一个也是继承元朝传国玉玺的那个部落,该部林丹汗把元朝传国玉玺献给皇太极,承认皇太极是蒙古最高统治者。所以,清朝是先征服了蒙古,后才入主中原。
到了辛亥革命时,外蒙古人认为,如果汉族人推翻清朝,那么外蒙古就也要独立,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归顺满清的。但是中华民国政府认为自己是继承满清政权的,而且明朝是不承认北元的,再者清王朝末代皇帝退位诏书里也写明“五族共和”,所以中华民国认为自己当然就对外蒙古拥有主权,外蒙古无权独立。可是,外蒙古可不管这一套。
此外,由于日本与俄国在蒙古地区的长期经营,早就削弱了清政府对外蒙古的控制能力,也催生和壮大了外蒙古的分裂势力。于是在1911年10月,趁着辛亥革命,沙俄策动外蒙古独立。后来不久,沙俄又调整策略,变外蒙古独立为外蒙古自治,并得到中国民国承认。
1917年,俄国十月革命,俄国白军进入外蒙古地区,又策动外蒙古独立。1919年,北洋政府派徐树铮收复外蒙古,取消自治。但之后,俄国白军在日本支持下,帮助外蒙古打跑北洋政府军队,外蒙古又独立。
几个月之后,苏联红军打跑了白军,外蒙建立亲苏政权,再次宣布独立。1924年11月,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。但是从一开始到1945年,北洋政府与后来的蒋介石中华民国政府都不承认。
1945年所谓公投,其实不过是苏联在走过场,“补办手续”。当时,外蒙古独立已经多年,并且被苏联实际控制。
关于外蒙古独立,算上这篇文章,我好像已经写了四篇。第一篇是读《毛选》时发现毛主席当年的文章里早在1939年就有了“蒙古人民共和国”的说法。后两篇,分别是纠正徐焰将军和李敖的说法。
实际上,外蒙古独立,在蒋介石中华民国时期,已经是生米煮成熟饭,并不是蒋介石能够挽回的。说国民党蒋介石无能导致丢了外蒙古,这话只能说部分有道理。
在当时,要求蒋介石能够拿回或者保住外蒙古,也是强人所难。如果能,蒋介石也不会把外蒙古拱手相让。蒋介石虽然反动,但却也是一个民族主义者。
在当时,苏联一方面承认伪满洲国,不肯攻击日军,另一方面在新疆地区企图策划突厥反叛,以此暗中要挟蒋介石的民国政府。在这种情况下,蒋介石确实没有本事保住外蒙古。
但是当时谁又能有这个本事呢?弱国无外交,当时谁都无可奈何。
至于说是斯大林精心策划外蒙古独立,我看不排除是列宁的策划。苏联红军早在1922年就帮助外蒙古人民革命,谋求独立,而列宁是1924年1月去世的,蒙古人民共和国是1924年11月成立的。
列宁曾经说革命成功以后,归还中国东北的领土,但是革命成功以后再也不提,所以列宁策划外蒙独立是非常有可能的。斯大林应该是沿着列宁的路继续前行。
李慎明与张顺洪两人说,斯大林精心策划外蒙古,可能是因为蒋介石亲美,要留个外蒙古作为美国势力范围与苏联的缓冲地带。这种说法很可笑。如果这个说法成立,那么新中国成立后,毛主席曾试图要回外蒙古,苏联怎么不允许呢?新中国和苏联可是亲密盟友。
所以实际上,中国无论是亲美,还是亲苏,苏联是都要让外蒙古独立的,就是要尽可能割掉中国一块肉,压缩中国的实力。所谓缓冲地带则只是幌子,因为中国在东北、西北和苏联都有接壤。
总之,外蒙古独立,是因为中国当时贫弱导致的,在当时没有哪个党派、哪个人能够有能力保住外蒙古。站在今天回顾过去,对当时的政府和某个人提出过高要求,是违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。
胜亿配资-胜亿配资官网-十大配资平台-配资炒股平台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