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“血铅超标”这四个字再次成为焦点。何为血铅超标?为什么儿童容易引起血铅超标?血铅异常怎么办?我们又该如何预防?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(以下简称:浙大一院)专家特作详细解答。
出现以下症状要警惕血铅异常
“用锡壶盛酒、用色彩鲜艳的盘子盛放食物、买了没有明确来源的皮蛋吃……可能,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就接触到了一些有害健康的物质,其中最常见之一就是铅,尤其是孩子比成人更容易发生血铅异常。”浙大一院儿科蒋丽琼副主任医师表示,近些年儿童铅中毒的病例比较少见,不过家长们并不能掉以轻心。曾有孩子因反复肚子痛查不出原因,辗转多家医院后才最终被确诊为铅中毒。
铅存在于空气、土壤等环境中,部分生活用品里也可能含有铅。所以在正常情况下,人体血液内也会含有铅,但含量极低,且大部分铅可以通过正常排泄排出体外。但如果大量摄入铅,铅在体内不断累积,当血铅浓度>100ug/L,为高血铅;血铅≥200ug/L,属于铅中毒。
铅中毒几乎会对人体所有系统产生危害,如免疫系统、神经系统、泌尿系统、消化系统、血液系统等。“相对于成人而言,儿童受铅毒的危害更大,因为儿童的胃肠道对铅的吸收率比成人更高。”蒋丽琼副主任医师说,“而且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,对铅的毒性更为敏感。”
专家表示,由于铅会对人体各个系统造成伤害,所以铅中毒的症状并不典型,像肚子痛、拉肚子、异食、反复呼吸道感染、贫血、牙齿发黑、脾气暴躁、注意力分散等都属于铅中毒的症状。如果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以上症状,特别是反复出现的话,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,检查一下“微量元素”,就能发现是否存在铅中毒。
如何预防铅超标?
“铅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进入人体内。近年来,浙大一院也曾陆续接诊发生铅中毒的成人,曾有夫妻因为焚烧锡箔折成的‘元宝’,双双铅中毒;还有人因长期使用锡壶导致铅中毒……”蒋丽琼介绍,大家平时要尽量避免与铅环境接触,减少铅污染的伤害。
1.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含铅的器皿装食物,比如锡壶、不合格的彩绘杯子。
2.不要让孩子玩弄和啃咬不明来源的小饰品或玩具,特别是色彩鲜艳的产品。
3.彩色蜡笔、水彩笔等也可能含铅,使用后要注意彻底清洁手部,否则可能由于用手接触食物而摄入铅。
4.质量不合格的爆米花、皮蛋等往往含大量铅,一定要警惕。
5.不要使用含铅化妆品,废旧电池、不合格书籍和印刷品也都是含铅大户。
6.减少接触和燃烧含铅的锡箔纸、有香味或者慢燃的蜡烛。
7.避免接触二手烟、汽车尾气,家中的老旧铁制水管和部分油漆涂料,可能也会铅超标。
8.一些含铅的所谓偏方,都可能导致铅中毒,尤其要注意。
专家提示,请大家在避免接触铅的同时,也要注意勤洗手,尤其在进食前。此外,可以多摄入含钙食品(如牛奶、豆制品),含铁食品(如蛋、血、肝)和含锌食品(如肉、海产品),有助于减少铅在体内的吸收。
胜亿配资-胜亿配资官网-十大配资平台-配资炒股平台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